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Thereupon, the God sends the Angel / Di Fer


  • 「如果,我真的那麼好,就不會失戀了,對不對?」

  •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會去要求別人,希望他們能記得我們,可是其實只要我們記得他們,也就夠了。」

  • 「熊熊,這就是愛啊!你懂嗎?」愛?

  • 「你會愛得捨不得去要求別人,捨不得要那個人永遠記住你,因為你知道有一天你將不能再陪伴在那個人的身邊,如果他忘不了你,那他一定會很痛苦。」

  • 「熊熊你真幸福。」

  • 「不管你在哪裡,都有一個人一直在等你,守候你。」

  • 「熊熊,你知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成千上百萬隻玩具熊,可是你可能是他們之中最特別的。」



未點燃的蠟燭,怎會明亮?
未點燃的蠟燭,怎能溫暖?
但它若被火光點上,
就是寒夜裡最真實的太陽。

沒有說的話,怎能聽見?
沒有表達的愛,怎麼能感覺?
但若是自然的流露,
就是人間最美的語言。

摘錄自--於是,上帝派來天使/春天出版

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依附與親密關係 --王大維 著


人是群體性的動物,一輩子都無法脫離人際關係而生存。因為要產生出一個全新的個體,必須要經由一男一女的結合,因此人類的生命可以說是奠定在兩性的親密關係之上。光有兩性結合還不足以讓新生命成長,在母親懷胎十月及嬰兒呱呱落地之後,嬰兒與父母親的親密情感則是決定孩子是否能身心健康的關鍵因素。等到孩子逐漸長大,他與手足以及同儕之間的關係則成為生活重心。直到孩子成年,他也開始追尋兩性親密關係,並製造出下一代,如此生生不息。

由此可知,人是一直生活在親密關係之中的,這些關係包括兩性、婚姻、親子、手足、同儕…等。心理學家指出,這些社會關係若經營得當,一個人的身 心也比較健康。本文從依附的觀點來探討深層的親密的人際互動關係。

幼兒時期的親子依附

在心理學與諮商輔導的理論中,有不少學者針對親密關係的主題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論述,然而若要涵蓋人一輩子的親密行為,則不能不提到John Bowlby。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關係才是影響一個人心理健康的最大因素。在他的臨床經驗觀察中發現,那些行為偏差的兒童與父母(尤其是母親)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張,而且似乎在嬰兒期的時候,主要的照顧者(通常是母親)與孩子之間並未建立一種品質良好的互動關係,他稱這種關係為「依附」。

發展心理學家Ainsworth把孩子與母親的依附關係分為三類:第一種是「安全依附型」,這類嬰兒與母親在一起時,把母親當做「安全堡壘」,敢主動地去探索陌生環境;當母親離開時有哀傷的表情,但當母親回來時則露出欣喜,並尋求與母親身體上的接觸。第二種是「焦慮/抗拒型」,這類孩子常留在母親身邊,很少去探索環境;當母親離開時則有非常苦惱的反應,當母視回來時卻出現矛盾情緒,他雖然對母親很生氣,但仍想要試著接近母親,不過若母親試著與他有身體接觸,他則加以反抗。第三種則是「焦慮/逃避型」,當母親離開時,孩子只有少許不悅,母親回來後,他則掉頭不理睬,逃避與母親的接觸。

這些依附關係是由照顧者與孩子共同互動所產生的,然而心理學家指出安全依附型的孩子在未來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的發展,都較其他兩種類型的孩子還要好,因此嬰兒時期的親子關係可說決定了日後孩子的發展。

成年時期的親密依附

1987年兩位社會心理學家Hazan與Shaver突破性地把原本應用在兒童期親子關係的「依附」概念,延用至成人的親密關係,他們認為早期的依附關係會在孩子腦中形成一「運作模式」,孩子帶著這運作模式長大,並進而影響他與人際互動情形。例如幼年是安全型依附的人,傾向會與情人建立相似的關係,當情人離去時雖然會引發難過,但當兩人相聚時,又會快樂地彼此相待。抗拒型依附的個人在相同情況下,則容易引發嚴重的困擾,不太能忍受分離,當情人回來時,即使心中想要親近對方,但行為卻表現出排斥與抗拒,造成關係緊張。逃避型依附的個人則是甚少表露情緒,當與情人分離時不會表現出不悅,當相聚時則出現冷淡與逃避,這種舉動常讓對方不知所措。

  由此看來,成人的人際親密關係與兒時的親子關係是有很大的關聯,而且是連續的。所以社會上這麼多為感情受困的案例,可能代表著生命更早期的人際關係是有困擾的,一直延續到現在。因此,當遇到親密關係的困擾時,拼命地看書學習兩性溝通技巧,或是一昧地告訴自己「下一個男(女)人會更好」、「天涯何處無芳草」並沒有太大的用處若是不清楚自己的依附風格,很可能還是會一再落入重複的模式中,繼續在感情中受傷治本之道是必須去探索你更深層的內在動力,覺察自己的依附風格在目前人際關係中式如何運作,如此才有可能修補不量的親密互動品質。

2008年9月11日 星期四

《當信任瓦解,社會也就崩潰》


由整個社會風氣構成的現象..顯示教育的失敗
(中國時報獨立評論 莊佩璋 2006.01.18 )


十年前,我帶年僅三歲多的兒子到美國旅行,寄宿親戚家。親戚拿個全新的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給我,說:「這裡規定兒童一定要坐汽車安全座椅,這個給你用,因為是借來的,請儘量不要弄髒,我還要還人。」

兩週後,我不再開車,他拿著半新不舊的安全座椅到量販店辦退貨。店員一聲不吭,錢全數奉還。親戚得意地對我說:「美國的商店,兩週內都可憑發票退貨,所以我們常來這裡『借』東西。有些大陸人甚至連電視都『借』哩!你說,美國人笨不笨?無條件退貨的漏洞這麼大,他們竟然都不知道!」

隔年,我到日本,在當地做事的台灣朋友招待我,出入都開車。我問:「東京地狹人稠,不是很難停車嗎?」「沒那麼嚴重啦!政府規定要有停車位才准買車,所以車子並不像你想的那麼多。」他說。「哇!那你有停車位嘍?一定貴得嚇死人對不對?」「你怎麼跟日本人一樣笨!先租個停車位,等車子掛牌後,再把停車位退掉,不就解決了?」

幾天後,換成日本朋友招待我,待遇淪為兩條腿加地鐵。他客氣地說:「東京養車容易,養停車位難。所以只好委屈你擠地鐵了。」我馬上向他傳授「破解之道」。

沒想到他沒有「悟道」的狂喜,只淡然說:「真要鑽漏洞,其實到處都是,比如家母住在鄉下,我把戶籍遷過去再買車就可以了。但是,我實際上就住東京,沒停車位卻買車,左鄰右舍會怎麼看我?開車上班,我怎麼面對同事、上司及正派的人不會這樣做。」

美國商店無條件退貨的機制與日本到處漏洞的法規,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當「信任」瓦解,社會也會崩潰。也因此,他們可以容忍政客做錯事,卻不容許政客說謊。

台灣呢?

我們則是「假到真時真亦假」,每個人都虛虛實實,整個社會是在「懷疑」的基礎上運作。但即使已是防弊重於興利,結果還是「敢的拿去」。

中國「信託」的「信用」卡,遭「卡神」套利百餘萬元,社會卻站到「卡神」那一邊。「信託」與「信用」,難道是反諷?想法思維影響行為,而個人行為又可擴及影響企業服務、社會運作。

記得去羅馬搭乘地鐵時,發現有售票機卻沒有驗票機。當場起了疑惑,到底要如何確認乘客有沒有買票?那這樣地鐵不就鐵定虧錢嘛?這是我們的習慣想法,總是想要替自以為是的小聰明或貪小便宜尋求應對之道。對於義大利人而言,我們會問這種問題才奇怪。搭車為啥不買票?乘車怎麼可以不買票呢?兩方想法當下有了差異。

如果你真想知道是不是可以不要買票搭車?可以,的確可以入站搭車,但是你要確保不會被富有正義感又雞婆的義大利人發現,因為他八成會去舉發你。到時候罰款可就是車價的數倍,而且丟臉還丟到國外去,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建立信任,不容易,卻很重要!“人而無信,不之其可也”不知在當今”唯利是圖”之社會中是蠻諷刺的事!

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

在紐約.有一次參觀有名的「大都會博物館」。付了錢,櫃檯給我們一個約10圓台幣大小的金屬片門票,有兩條夾子。方便我們別在衣領上。友人告訴我參觀中途可以隨時出來,如果還要再進去,門票就不用繳回,可以憑原本的門票再進入。確定不再進去參觀,就把門票丟入門口的壓克力玻璃櫃中。

我問:「門票的形式、顏色有每天換嗎?」朋友回答:「沒有」「那會不會有人把門票帶回家,過幾天再來呢? 或是10人進去只買5張門票,其中一人再把門票帶出來給其他人?」

朋友大笑:「只有台灣人會這麼想!美國人想法單純多了,進去就是要買門票,不再進去,就繳回門票。基本上美國人相信大家都是守法的好人,所以門口工作人員很少。」剎那間讓我覺得很慚愧,我們的防弊多於興利的觀念,鑽漏洞的念頭竟是文化的一部份。

最近幫台積電上課,發現台積電的餐廳跟科學園區的其他廠商一樣,採用外包模式,一樣乾淨整潔明亮。所不同的是餐廳沒有人幫你打菜,要吃什麼一切自己來,發水果的地方貼了一張紙條--每人限拿一袋(洗好切好的)。
連入口處也很少有人在管,進餐廳自己用識別證刷卡,月底自動從薪水中扣除。

一位台積電副理告訴我:有一位員工被抓到吃飯沒刷卡,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就開除了。

我發現: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彼此方便,成本自然下降,工作也越愉快。相反的彼此猜忌.防範、圍堵、監督。不但降低生產力,工作也被動,不愉快。

各位親愛的夥伴.您是否也發現.當您和週遭朋友.同事.處於信任的環境中.做起事情來都非常的有效率.而且默契十足.但是.處於猜忌和不諒解的情形下.任何事物都進展的很不順利..。

您了解了這道理.從現在開始.就將心胸打開.用開放的心情.信任的態度.來對待每一位夥伴.或許剛開始會發現.吃了很多虧.大家都還是防來防去...那是因為您的夥伴還不習慣您的處世態度,記得:堅持.....對的事情就要堅持.堅持才能天長地久。

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

令女人美麗的男人 


  “戀愛裏女人最美麗”這句話是大家都知道的,另一句“男人的愛,女人的臉”就說得更明白了,不承認是不行的。只是,遇到了好的,就成全了你的美麗,碰上了壞的,容顏憔悴至少在一段日子裏是免不了的。男人的好如一方沃土,能滋養出最嬌媚的花朵。

男人的自信。

這樣的男人心態陽光,精神健康,生活積極。女人哪怕再優秀,在他們心裏也永遠需要男人的照顧與疼惜。他們的自信是女人的安全島,他們的愛情深沈又濃烈,是女人最好的滋補品。脆弱的時候扶一把,傷心的時候抱一下,他們的肩膀一直擔在你後面,由不得你不為他美麗一輩子。

男人的寬容。

這樣的男人即使嘴上沒有甜言蜜語,心裏也極具紳士風度,他們從來不跟女人計較,更不用說是他的愛人。女人的優點在他們眼裏魅力無窮,缺點也都無傷大雅,他們情願寵壞一個女人,也捨不得去打壓她們。女人在如此寬鬆的氛圍裏,不養出一個豐盈滋潤才怪呢。

男人的擔當。

這樣的男人或許有些大男子主義,但絕對會為愛的女人上刀山下火海,還做的默默無言。他們只會向你展現生活快樂的部分,至於痛苦壓力都會自己一肩擔。那種小女人最適合在這樣男人的臂彎裏,恣意縱容自己的小姿小調了。他們只是點燃著一顆煙,微笑著欣賞你的美麗。

男人的浪漫。

這樣的男人會生活,懂浪漫,有情調,而且很會用他們的那一雙小手撫慰女人細密的心思。他們堅韌又不失溫情,體面又不失幽默,他們重視家庭生活的品質,精神生活的豐滿,當然也就會把愛的女人看成他們的心肝寶貝。在他們的調理和影響下,你幾乎就是這世間最美麗的女人了。

男人的情義。

這樣的男人會在最關鍵的時刻,做出最感人的選擇。愛情在他們心裏就是有始也有終,愛你時情深意切,怎一個“情”字了得?即使不愛了,也會有 “義”字擔當。女人在這樣的愛裏如童話裏的公主,就算離開心裏也帶著一縷纏綿花香,沒枉費這樣一個男人美麗的成全。

  遇到能令我們美麗的男人,是女人的福氣。想長生不老,紅顏永駐?那就切記珍惜,快樂的理由是「要求的少」,幸福的基礎是「心中有愛」。如果我們身邊的男人給予了我們如此恬淡寧靜的美麗,我們何不用自己的方式將整個世界重新在他們面前展現?

  優秀的男人之所以優秀,是因為身後有個願意為他奉獻一生的女人;美麗的女人之所以美麗,是因為那個優秀的男人願意對她鍾愛一生。


(文字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