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8日 星期五

含羞草~我很想保護她,但是在面對龐大的訴訟制度與司法機器時,我卻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把握做得到!?

本文引用自律師歌手--蘇兒真的部落格

  KTV的大包廂中,大夥已經狂歡了幾個小時,女生早已喝得爛醉,一個人想走到包廂中附設的洗手間嘔吐,踩在腳下的高跟鞋,完全沒辦法幫助她順利行走,從沙發上站起來到洗手間的過程,她一路搖搖晃晃,還得邊用手貼著牆壁行走才順利進到洗手間,女生找到了馬桶,手按押著馬桶邊緣,本能地跪了下來試著想讓自己把體內不舒服的感覺都一股腦給吐出來,沒一會,H男尾隨女生進去包廂洗手間,進去後就把門給反鎖了!

  大夥正酒酣耳熱,音樂震天價響,有些人早已不勝酒力喝醉了,有些人還奮力地在沙發上甩頭熱舞,手上還拿麥克風的人正用著嘶喊式的唱腔大聲地唱歌,沒有人在意跳得好不好,沒有人在意唱得好不好,沒有人在意或在乎女生不見了,更沒有人注意到在不久後H男也跟著不見了!

  接著,女生在洗手間內尖叫呼救,H男想盡辦法不讓他發出聲音,但是求救聲根本無法與包廂內音響發出的音量相比…不會有人聽的到女生的呼喊。

  不知道過了多久,女生的女性朋友發現女生已經不見了一段時間,才想起剛才似乎有看到女生踩著蹣跚的步伐走進去洗手間,基於關心之意,女性朋友一個人走到洗手間門口敲門,這時音樂還在大聲地唱著,女性朋友敲了幾下完全沒有獲得回應,直覺可能發生意外了,一面死命呼叫女生的名字一面用雙手用力地拍打門板,大夥這才發覺洗手間門前的狀況而把音樂關掉,還清醒著的所有人都聚集到門口,簡單地交換一下意見,男性友人開始用腳踹門,沒幾下門被踹開了,大夥才發覺原來H男也在裡面!

  門被踹開後,小小的洗手間裡只有女生和H男,眼前的景象卻把大家都嚇壞了!只見穿裙子的女生蹲坐在牆角哭泣,地上還有被扯壞的女生外套、內衣褲和高跟鞋,H男的上衣下擺還有一部份沒扎進褲子裡,衣衫不整的模樣,就像是在極為匆忙的情況下才把衣服穿成的模樣,這時有人發現H男臉上有幾道明顯的抓痕…所有人都知道洗手間內剛剛發生什麼事了…

  女生被性侵害。

  女性友人氣憤難耐地衝到女生面前,歇斯底里地問著:「他對你怎麼了..他到底對你怎麼了…」,女生沒有回話,只是不斷地哭泣。

  H男這時想逃卻被男性友人攔了下來,其中一位個性剛烈的男性友人率先發難動手毆打H男,其他男性友人也著加入毆打,H男就從KTV三樓的包箱內被追打到一樓的大門口,不巧,警察正在KTV門的對面執行酒測臨檢的勤務,發現這頭有人聚集鬥毆,馬上趕上來阻止,問了案情才知道H男被打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性侵女生!於是,警察作了簡單的詢問,就把女生送到附近的教學醫院按照性侵害的體檢程序驗傷、採集體液,而H男就被帶回了警局作筆錄。

  原來H男是女生的高中隔壁班同學,兩人已經很久沒見過面,案發當天女生與友人約在KTV歡唱,是為了幫一位女性友人慶生,女生與友人在KTV樓下的便利商店等待包廂清潔時遇到了H男,寒暄了兩句,H男表示想要一起參加慶生,女生在徵得其他同伴同意後,就答應了H男的請求。

  三個月後,女生在母親的陪同下把這個告訴案件委任給我,那時H男已經被檢察官起訴了!正等著法院刑事庭的開庭審理;我先到法院調閱卷宗大略瞭解整個案情後,再約女生到事務所面談,約好在我事務所討論案情那一天,女生戴著一個鴨舌帽來,面談時頭一直低低的,不敢正視我,就像深怕我會一不小心會讓她再度受傷一般,她一直倚在母親的身旁,透露出極度的不安全感,這當然可想而知,從案子發生後的三個月來,女生歷經醫院的驗傷時的問診、警察製作警詢筆錄時的詢問、檢察官的問訊,雖然從案發後還沒被安排與H男一起出庭陳述,但是這一連串『強迫性地喚起傷痛記憶』就足以讓女生惡夢連連!

  我看著女生怯怯的樣子,又顧忌著女生受傷後的心裡,沒問太多有關案情的細節,只問了女生驗傷單上所記載手臂、大腿內側的傷是不是H男所為,再向她提示了我從法院調閱回來的筆錄,問她:「事情的發展是不是就像你在筆錄裡說的」只見她膽怯地點了點頭,我就沒再問了,我要她不要想太多,家人和律師會盡量地幫助她走完整個法律訴訟程序。

  我心裡想著,法律訴訟程序既然已經繫屬在法院,就不得不走完,這是由不得被害人去選擇的,但是這條不得不走的路,對女生來說卻可能是傷口一再被掀開的過程!我很想保護她,但是在面對龐大的訴訟制度與司法機器時,我卻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把握做得到!?

  第一次開庭,是準備程序,法官沒有傳喚被害女生,當天只有我去開庭,開庭前我趁空檔輿論告的公訴檢察官(檢察官是偵察犯罪的主體,而在刑事訴訟案件的立場是幫助被害人論告)交換了意見,我告訴他女生的心裡受到很大的創傷,討論能不能不讓女生出庭陳述,以免她再度受到傷害;檢察官雖然表示贊同,但是!我和檢察官都知道,事情的發展不一定能如我們所願,原因有二,如果被告或被告辯護人爭執女生在警詢筆錄與檢察官偵訊筆錄時的供述證據能力,而法院合意庭評議後做出認同的裁示,那檢察官就不得不將被害女生列為證人到法院接受檢察官與被告辯護律師的交互詰問!第二種情況是假使法院認同檢察官偵訊被害女生的筆錄是有證據能力的,那被告的辯護律師應該也會主動聲請傳喚女生到庭證述,給予被告交互詰問的機會,基於這兩種可能,事實上也只有這兩種可能,女生都得到法庭來面對法官、被告辯護律師、檢察官,還有必須在場的法庭人員,當然還有H男!

  當天被告H男否認犯行,他辯稱他做的事是女生同意的。被告此言一出,按耐不住性子的檢察官沒等被告講完話,馬上站起來大聲的斥責被告:「那被害人身上的傷你怎麼解釋!?」,被告征了一下,沒回話,後來被告辯護人對女生之前筆錄的證據能力全都爭執,但是法院合議當場做出評議,認為女生在檢察官偵訊 時的筆錄是有證據能力的!於是被告辯護律師雖然明知女生是被告的敵性證人,還是得硬著頭皮聲請傳喚;然而法院准了,果然,女生得來作證。

  第二次開庭那天只傳被害女生一位證人,我先確認了被告已經進到法庭內,才把女生帶進法庭,法庭特許女生的母親也可以一起進到法庭內坐在我旁邊,雖然性侵害案件是審判不公開的案件,但是算一算裡頭的法曹、律師與法庭人員加一加也有七八個,女生要走進法庭時一度無法邁開腳步,我走在她後頭只覺她全身都在顫抖,等到審判長做完人別訊問,曉喻被告律師先行使主詰問,被告律師從辯護人席上站了起來準備進行詰問,女生對這沒預期到的舉動,竟然嚇了一跳退了兩步,所有人見到女生的反應也嚇了一跳,一時之間整個法庭鴉雀無聲,沒有人敢做動作,連審判長也沒說任何一句話,等到女生回過神來站回證人席,審判長才又示意被告辯護律師進行詰問程序。

  被告律師看到女生剛才的動作也變地小心翼翼,他刻意降低音調問:

  「妳在案發那天是不是喝醉了?」

  女生想了一下,直覺的坦承:「恩」

  「那妳喝醉時,能不能清楚表達要或不要」

  女生一時可能不知如何回話,我只看到她不斷的掉眼淚。

  這時我使了個眼色給檢察官,檢察官知道我的意圖,馬上站了起來對辯護人的問題表示異議:

  「異議!辯護人提問涉及誘導也與本案無關!」

  審判長裁示異議成立,並曉喻證人不用回答同時要被告辯護人進行下一個問題,這時女生還在哭泣,我發現女生的母親也開始跟著啜泣。

  被告辯護人沒多作抗爭,只接著問女生:

  「那你有沒有說不?有沒有呼救?為什麼不逃走?」

  我聽到這個提問,心裡直覺為什麼被告辯護律師要問得這麼尖銳?就算女生回答了,辯護律師也可以預見女生的答案也一定是對被告不利的,那他為什麼非得要這樣問…..

  沒等我想完,整個法庭只聽到一陣很長…很長的尖叫,是女生發出來的,一面還用雙手摀著耳朵!大家都慌了,慌到不知所措,只有女生的母親衝到前面去一把把女生抱住,母女倆蹲了下來相擁而泣…..

  審判長要我勸當事人控制情緒,而我卻不知道我能作些什麼?

  我請求合議庭休庭二十分鐘,把他們母女帶出法庭!法庭的長廊上除了我只有她們母女倆,她們臉上孤單無助的輪廓清晰無比,而我!卻只能懊惱著為什麼不能幫她們作些什麼,讓她們免去這些對待!

  那時我想到甫修正的「性侵害犯罪防制法」對被害人身心創傷而無法完全陳述時有一些相關的規定,我拿著法典進去與檢察官研究,再和法官討論,後來合議庭決定先結束當日的庭訊,再擇日改以在法庭外隔離被告的方式續行訊問。

  被害人面對龐大的司法制度在運作時,顯的很渺小,很無助,特別是性侵害案件,然而在保障被告人權、訴訟上權利時如何兼顧被害人的權利甚至感受,這是大家都要努力的事!

  女生受過創傷後,就像長在土裡的含羞草,一碰就退縮,卻又無處可逃!

2007年12月27日 星期四

神沒有忘記 Aina to Aggie (阿吉雅:一個真實的故事)




  那是在1921年。一對叫大衛.弗拉德和斯蔚夫婦(David and Svea Flood),帶著他們兩歲的兒子從瑞典來到非洲的心臟,當時還稱作比屬剛果(Belgian Congo)(今日的Zaire)的地方。他們遇見了同樣來自北歐斯堪迪納維亞地區(Scandinavian)的亞埃瑞克森夫婦(Ericksons)。他們四人一同尋求神的旨意。那是溫柔、奉獻和犧牲的年代,他們感到主要帶領他們從一個宣教中心出去,將福音傳至邊遠地區。這是在信心裡邁出的巨大一步。

  他們來到一個名叫恩道樂拉(N'dolera)的村莊,可是遭到了酋長的斷然拒絕,不准許他們進入他的領地,害怕他們的到來使人們遠離本地自己的神。兩對夫婦選擇在半里之外的山坡上蓋起了一間小茅屋。

  他們為屬靈的突破而祈求,但是卻一無所獲。唯一與他們有接觸的是一個小男孩,他獲准一周兩次賣雞和雞蛋給他們。身高只有四英尺八英吋的小個女子斯蔚.弗拉德(Svea Flood)心想,既然她只能和這一個非洲人交談,她就要把他領向基督。事實上,她真的成功了。但是除此之外,再沒有什麼令人鼓舞的事情了。

  與此同時,瘧疾卻將這個小小團體裡的成員一一擊倒。到了一個時候,亞埃瑞克森一家相信他們受的苦已經夠多了,他們要回到宣教中心去。大衛和斯蔚則決定孤單地繼續留在恩道樂拉(N'dolera)附近。

  雪上加霜的是,斯蔚發現她在這原始荒野裡懷孕了。臨盆時村裡酋長的心軟了下來,允許一個接生婆來幫助她。

  一個小女孩出生了,他們為她命名為艾娜(Aina) [註:Aina名字源於北歐意思是:Forever永遠;若在非洲則解作:困難的生產]。然而斯蔚因數度患瘧疾而身體虛弱,這次生產更使她耗盡了最後一點精力,成了她致命的一擊,她在嬰兒出生後只熬過了17天。

  大衛的心裡起了驟變。他挖了一個粗糙的山洞,埋葬了他27歲的妻子,帶著他的孩子們回到山下的宣教中心。他一面把新生的嬰兒艾娜(Aina)交給亞埃瑞克森夫婦(Ericksons),一面吼叫著,「我現在就回瑞典去!我失去了妻子,我也明明是照顧不了這個嬰兒。神毀了我的生活!」

  留下了初生的女兒,他帶著兩歲半的孩子直往回國去之港口,不僅拒絕了神對他的呼召,也拒絕了神自己。

  八個月之內,亞埃瑞克森夫婦二人都因染上不知名的疾病而相繼離世(有說是被當地土人所毒害),那個嬰孩則轉交到某個美國宣教士的家裡,他們把她的瑞典名字改成了「阿吉雅」(Aggie)。[Aggie的希臘字根意思是:Good好]

  最後,當她三歲時,他們把她帶到了美國。這一家美國人深深地喜愛這個小女孩,他們擔心如果他們回非洲去的話,法律上的障礙可能迫使他們與她分離,所以他們決定不離開他們的國家,也將宣教的服事轉為牧養。

  阿吉雅就是這樣在南達科塔(South Dakota)長大的。長成青年女子後,她就讀於明尼阿波利斯的中北聖經學院(North Central Bible College in Minneapolis),在那裡結識了青年男子杜威.赫斯特(Dewey Hurst),並與他結婚。

  年復一年,赫斯特夫婦享受著他們服事的成果。阿吉雅首先生下一個女兒,後來又生了一個兒子。當她的丈夫前往西雅圖地區、就任一所聖經學院的校長時,她發現那一帶有著極其濃厚的斯堪迪納維亞(Scandinavian)傳統。

  一天,一份瑞典的宗教雜誌出現在她的信箱裡。她既不知道是誰寄來,也不認得裡面的任何一個字。在她不經意翻閱的時候,突然裡面的一幅照片令她瞠目驚舌:原始的背景、一個十字架、十字架上刻著一個名字——斯蔚.弗拉德(SVEA FLOOD)[就是她過身母親的名字]。

  阿吉雅跳上吉普車,飛快地奔向學院裡一位教員的家,她知道他能夠翻譯那篇文章。

  「它講什麼?」她急切地問道。

  教員概述著那個故事:很久以前,宣教士們來到恩道樂拉(N'dolera)……一個白人嬰兒的出生……年輕母親的去世……一個非洲小男孩被領向基督…… 以及所有的白人離開之後,男孩長大了,最後說服酋長允許他在村子裡建起了一座學校。文章講到他最後如何為基督贏得了他的所有學生,甚至連酋長也成了基督徒。今天,那個村子裡共有六百名基督徒……完全因著大衛和斯蔚的犧牲。

  赫斯特夫婦結婚二十五週年紀念的時候,學院送給他們的禮物是前往瑞典一趟的假期。阿吉雅在那裡找到了已經風蠟殘年的親生父親大衛.弗拉德(David Flood)。原來他又結婚了,並多了四個兒女,而且常常將生命揮霍在酒精裡。他剛剛經歷了一次中風,更糟的是,他在家裡立下一條規矩:「不許提神的名字,因為神奪走了我的一切。」

  與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會面之後,阿吉雅提出要見見父親的事,其他人都猶豫了:

  「你可以和他談談,」他們回答說,「雖然他現在病得很厲害,可是你要知道,每次一聽見神的名字,他就火冒三丈。」

  阿吉雅沒有知難而退,她走進骯髒的公寓,踏過滿地的酒瓶,來到正躺在亂七八糟的床上的73歲的老人身邊:

  「爸爸?」她試著呼喚著。

  他轉過臉,哭了起來。

  「艾娜,」他說道,「我從來不想把你送掉。」

  「沒什麼,爸爸。」她說,將他輕輕摟在懷裡,「神照顧我。」

  老人一下子倔強起來,他的眼淚也止住了:

  「神把我們都忘記了,都是因為他,我們今天才活成這個樣子。」

  他的臉再次轉向牆壁。

  阿吉雅並不放棄,她撫摸著他的臉,繼續說,

  「我有一個小故事,一個真實的小故事,要說給你聽。你沒有白白去非洲,媽媽也沒有白白死在那裡。你們為神贏得的小男孩已經長大了,他為基督贏得了全村。今天,因著你們生命中對神有過的忠心,六百個非洲人在事奉主……」

  「爸爸,耶穌愛你,他從來沒有恨過你。」

  老人轉過神來,望著女兒的眼睛。他的身體開始放鬆下來,他開始講話。就在那個下午,他又回到他棄絕了好幾十年的神那裡。後來的幾天,父女一起享受著溫馨的美好時光。

  阿吉雅和丈夫很快就不得不回美國了。幾個星期之後,大衛.弗拉德也回到他要到永恆的家。

  幾年後,赫斯特夫婦到倫敦出席一個大型的福音派聚會。會上一位來自扎伊爾Zaire(前比屬剛果former Belgian Congo)教會的代表,代表全國11萬受洗的信徒講話,介紹福音是怎樣傳遍整個國家的。

  過後,阿吉雅迫不及待地問他是否聽說過大衛和斯蔚.弗拉德。

  「是的,女士,」那人用法語回答,然後被翻譯成英語。

  「我是斯蔚.弗拉德(Svea Flood)帶領信主的。我是在你出生之前,為你父母送食物的男孩。直到今天,你母親的墓和對她的記憶仍是我們的驕傲。」

  他流著淚久久地擁抱她,然後繼續說,

  「你一定要去非洲看看,因為你媽媽是我們歷史中最著名的人。」

  阿吉雅.赫斯特和丈夫果然成行,他們受到村民們的熱情歡迎,她甚至見到許多年前她爸爸找來用掛藍將她背下山的老人。最引人注目的時刻是在牧師的引導下,她來到親生母親的十字架前,跪在土地上祈求與感恩。

  那天,牧師後來在教會裡讀約翰福音12章24節: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Excerpts from: Aggie Hurst, Aggie: The Inspiring Story of A Girl Without A Country [Springfield, MO: Gospel Publishing House, 1986].) Previously published under the title, "One Witness"), just after her death in 1981.

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英女王耶誕賀詞 Po上YouTube


*

【聯合晚報╱編譯夏嘉玲/綜合報導】
2007.12.23 03:07 pm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每年透過電視發表的耶誕賀詞,今年起在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也看得到,將收錄在今天開放的YouTube英國王室特別網頁http://youtube.com/theroyalchannel。今年的賀詞影片預定25日下午3時(台灣夜間11時)播出。

這個特別網頁收錄有女王歷年耶誕賀詞影片,包括1957年帶著講稿發表耶誕賀詞的黑白電視轉播影片。當年沒有讀稿機可用,女王在這段約7分鐘半的影片中顯得有些緊張,不時偷瞄身旁桌上以花飾擋住的講稿。

網頁上還看得到英國王室某些重大歷史片段,包括1923年伊麗莎白二世父母在西敏寺大教堂舉行結婚典禮之前與之後的默片。

英國王室一位發言人指出,女王向來親民,她選擇把耶誕賀詞影片放上YouTube與民間交流,這樣國內外年輕一輩比較容易看到。女王耶誕賀詞去年首度以播客(podcast)方式播出。

除了YouTube,英國王室官方網站www.royal.gov.uk也有女王耶誕賀詞語音版供人下載收聽。
女王十分看重回顧一年點滴的耶誕賀詞。女王次子安德魯王子向媒體透露,女王偶爾會單獨一人在房間內看賀詞影片,看影片呈現方式是否合適,賀詞影片已經成為英國王室的家族傳統。

【2007/12/23 聯合晚報】

HISTORIC SPEECHES AND CHRISTMAS BROADCASTS ...

Historic speeches

The Queen's 1957 Christmas Broadcast was an historic event, as it was the first to be televised. It was also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the first Christmas Broadcast on the radio. The broadcast was made live from the Long Library at Sandringham, Norfolk.

Happy Christmas.

Twenty-five years ago my grandfather broadcast the first of these Christmas messages. Today is another landmark because television has made it possible for many of you to see me in your homes on Christmas Day. My own family often gather round to watch television as they are this moment, and that is how I imagine you now.

I very much hope that this new medium will make my Christmas message more personal and direct.

It is inevitable that I should seem a rather remote figure to many of you. A successor to the Kings and Queens of history; someone whose face may be familiar in newspapers and films but who never really touches your personal lives. But now at least for a few minutes I welcome you to the peace of my own home.

That it is possible for some of you to see me today is just another example of the speed at which things are changing all around us. Because of these changes I am not surprised that many people feel lost and unable to decide what to hold on to and what to discard.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new life without losing the best of the old.

But it is not the new inventions which are the difficulty. The trouble is caused by unthinking people who carelessly throw away ageless ideals as if they were old and outworn machinery.
They would have religion thrown aside, morality in personal and public life made meaningless, honestly counted as foolishness and self-interest set up in place of self-restraint.

At this critical moment in our history we will certainly lose the trust and respect of the world if we just abandon thos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which guided the men and women who built the greatness of this country and Commonwealth.

Today we need a special kind of courage, not the kind needed in battle but a kind which makes us stand up for everything that we know is right, everything that is true and honest. We need the kind of courage that can withstand the subtle corruption of the cynics so that we can show the world that we are not afraid of the future.

It has always been easy to hate and destroy. To build and to cherish is much more difficult. That is why we can take a pride in the new Commonwealth we are building.

This year Ghana and Malaya joined our brotherhood. Both these countries are now entirely self-governing. Both achieved their new status amicably and peacefully.

This advance is a wonderful tribute to the efforts of men of goodwill who have worked together as friends, and I welcome these two countries with all my heart.

Last October I opened the new Canadian Parliament, and as you know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any Sovereign had done so in Ottawa. Once again I was overwhelmed by the loyalty and enthusiasm of my Canadian people.

Also during 1957 my husband and I paid visits to Portugal, France, Denmark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 each case the arrangements and formalities were managed with great skill but no one could have 'managed' the welcome we received from the people.

In each country I was welcomed as Head of the Commonwealth and as your representative. These nations are our friends largely because we have always tried to do our best to be honest and kindly and because we have tried to stand up for what we believe to be right.

In the old days the monarch led his soldiers on the battlefield and his leadership at all times was close and personal.

Today things are very different. I cannot lead you into battle, I do not give you laws or administer justice but I can do something else, I can give you my heart and my devotion to these old islands and to all the peoples of our brotherhood of nations.

I believe in our qualities and in our strength, I believe that together we can set an example to the world which will encourage upright people everywhere.

I would like to read you a few lines from 'Pilgrim's Progress', because I am sure we can say with Mr Valiant for Truth, these words:
"Though with great difficulty I am got hither, yet now I do not repent me of all the trouble I have been at to arrive where I am. My sword I give to him that shall succeed me in my pilgrimage and my courage and skill to him that can get it. My marks and scars I carry with me, to be a witness for me that I have fought his battles who now will be my rewarder."
I hope that 1958 may bring you God's blessing and all the things you long for.

And so I wish you all, young and old, wherever you may be, all the fun and enjoyment, and the peace of a very happy Christmas.

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

新三隻小豬--merry christmas!

本片為限制級 嚴禁兒童及未成年人觀賞

各位大野狼們 聖誕快樂!!!

2007年12月18日 星期二

招募Y世代精英:企業社會參與的重要性 /Shannon Bond

Deloitte公司的調查報告明確指出Y世代想要的以及企業所給予的、二者之間的差異。

Y世代成員正在建構自己的世界。他們希望改變這個世界,也認為自己辦得到。比起其他世代,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過著較優渥的生活,在人種上也較為多元。他們只要有黑莓機(Blackberry)就能辦公,而且無法想像三十秒內無法立即聯絡到人或查到資訊。他們不再將工作視為營生的方式;他們關切公司的立場,並期待企業社會責任成為員工DNA裡具體可實踐的一環。

Y世代希望被激勵把事情做好,以及做好事。Deloitte最近發表的2007年志工影響力調查即指出,Y世代工作者希望替能將社區參與和專業發展結合、也就是同時滿足個人及專業目標的公司工作。但在探討這個重要調查對企業界的意涵之前,我們要先了解Y世代。

Y世代,或被稱為「千禧世代」(Millennials)或「網路世代」(Internet Generation),通常被定義為1977年到1995年間出生的約7千5百萬美國人。從人數上來看,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大約8千2百萬人中,約4千萬人屬於X世代。Y世代是個巨大的世代,並將如同他們的嬰兒潮世代父母,在成長過程中改變世界的社會和政經面貌、投入職場、最後逐漸退出舞台。

但企業徵才必須要注意的是,Y世代和他們的父母並不相同。打從出生開始,這個群體便是在高速成長的環境裡;經濟小康且重視教育的父母(或稱Soccer Moms)載著他們往來遊樂場、體育隊伍和社團、夏令營和樂團練習;他們經歷過911事件和颶風卡崔娜(Katrina)的打擊;獨立的善款勸募、寒假至紐奧良(New Orleans)志願服務、以及自發性的網路世界串連,速度之快並不亞於有組織的救援行動。在快速步調的教養以及公益日趨重要的文化薰陶下,Y世代是一個新萌芽並具幹勁、信心和技能、可說是目前為止最具社會化導向及創新精神的世代。

表面看來雖是美好而崇高,但Y 世代的創業精神卻也給美國企業帶來壓力。這些企業必須仰賴年輕新秀來填補嬰兒潮工作者退休後與日俱增的職務懸缺,但如果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無法聘用和留任最優秀的Y世代精英,這些年輕人有可能發展更好的商品或服務,反過來對原本的公司造成威脅。

或許有人問,為什麼不乾脆提供讓他們難以拒絕的優渥合約呢?但這群自信、獨立而又世故的年輕人無論如何還是有可能拒絕的,況且美國企業比起五年前已光環不再。Y世代不僅對企業界存疑,並熱衷於找尋嶄新的、通常是社會導向的工作機會。在許多畢業生心目中,投入非營利組織及海外服務性社團是可以與財星雜誌五百大公司(Fortune 500)的高薪工作相提並論的。

那麼該怎麼辦呢?Deloitte的調查指出,真正的企業社會參與即可滿足Y世代奉獻社會的期待。

Deloitte社區參與部門主管Evan Hochberg及Deloitte顧問公司世代變革與溝通(Generational Change and Total Rewards Communications)專家及國際執行主管Leah Reynolds即說明,具有外顯社區參與活動的公司將在Y世代搶人大戰中取得先機。為驗證這項說法,Deloitte的影響力調查即針對1000名18到24歲青年詢問志願服務以及雇主所提供機會等相關工作問題。

研究發現Y世代對雇主的期待以及雇主真正提供的社區參與機會存在明顯落差。Y世代求職者希望不僅能在公司平步青雲,也能同時對社區做出貢獻。由此可知以招募Y世代人才角度來看,公司的社區參與做了什麼、如何執行及傳達都相當重要。

首先,關於「做了什麼」,該調查發現Y世代對於提供奠基於個人專業技能的志願服務機會的公司特別感興趣。Y世代認為直接提供知識和技術協助非營利組織管理可以獲致比捐款或講課更大的社會影響力。Hochberg打了個比方,「他們(Y世代)才不想要一件T-shirt和畫筆,他們想要做的是直接強化(非營利)組織的核心」。

其次,談到「如何執行及傳達」,這個議題比「做了什麼」更為複雜,也是許多公司值得改善的地方。Evan Hochberg和Leah Reynolds即表示,Y世代對企業志願服務有著更高的期待,而不僅僅是辦公室隔間張貼的傳單口號。他們熟稔網路技術,期待志願活動能有組織且具實際效益。他們希望企業能證明志願服務是其該公司文化的一部份,有成效且具體規範,許多人甚至希望企業能結合其志願服務和職涯發展。百分之七十的受訪者同意,企業應該將志願服務視為專業技能發展的工具之一,而百分之五十的人則認為志願服務應該納入績效考評指標。

志願活動如何被傳達是Y世代搶人大戰中的決勝點。如果企業的社會參與對企業體本身相當重要,那麼就應該在徵才面談的過程中將其詮釋為企業的一部。「企業必須認知到,社區參與是讓Y世代了解企業願景和核心價值的有力工具,」Hochberg表示,「企業承諾、參與並投入有意義的事情,Y世代會進而相信這就是他們想要投入的領域。」

此調查也指出,雖然百分之六十二的受訪者相對願意在提供志願服務機會的公司工作,但公司在面談過程提及志願服務機會的卻僅有百分之二十六。Leah Reynolds表示,「調查結果令人驚訝的是企業即便已致力投入,卻並未善加利用此議題。」她認為透過對既有活動有效的包裝和宣傳,企業不必花費鉅資即可獲致可觀的招募成效。

成敗關鍵之一是要與Y世代溝通,另一則是溝通方式必須能引起迴響。Y世代能輕易辨別溝通方式和內容是否純為行銷目的。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在十幾歲即已看過四十萬則以上的電視商業廣告,一般的行銷手法已經起不了作用。企業在利用這個議題之前,必須確認它們的社會參與活動具有說服力,Hochberg即警告,空口說白話的公司將會錯失這群具有遠見和世界觀的青年才俊。

所以企業的人事部門應該善用自身的社區參與活動。激勵員工把事情做好、並且做好事,真誠地付出,Y世代自會投向你的懷抱。

如欲深入了解Evan Hochberg和Leah Reynolds的建議,請收聽Podcast「Y世代菁英招募須知(The Authentic Edge: Getting it Right with Gen Y)」。如欲獲知Deloitte如何徵用並留任Y世代人材,請造訪其網站:http://www.deloitte.com

翻譯:Simon Yu
原文: Shannon Bond,“Recruiting Gen Y: The importance of Corporate Social Engagement in attracting top young talent”Oct.10,2007, ON Philanthropy
http://www.onphilanthropy.com/site/News2?page=NewsArticle&id=7255&security=1&news_iv_ctrl=1502

2007年12月14日 星期五

閃光防治條例

閃光防制法

轉貼自:大宇的網誌 大宇轉貼自:阿肥的網誌

第一條 為維護公共秩序,端正社會風氣,杜絕淫靡歪風,保障單身國人之身心健康,及弘揚我國固有含蓄內斂之傳統美德,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閃光,謂情侶之間任何導致第三者身心不適之親密行為。

第三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死刑:
一、 情侶於公開場合牽手、擁抱、接吻或餵食對方食物者。
二、 情侶於網路散佈其相處情形之文字或圖片者。
三、 情侶公然以穢語稱呼對方者,例如:「寶貝」、「北鼻」、「哈尼」、「親愛的」。
四、 未婚男女公然稱呼對方為「老公」、「老婆」或「公」、「婆」者。
五、 情侶相偕出入任何提供床鋪之營業場所者。
上列行為之未遂犯,禁止其雙方今後一切形式之聯繫,違反禁令者,處死刑。

第四條 逢西洋情人節及七夕情人節,於情勢緊急時,總統得宣告戒嚴。

第五條 為表彰導盲犬可魯對於人類之偉大貢獻,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之禮堂及其他集會場所,應設置形式莊嚴之可魯銅像。


***********************************
*
  從Mike的網站轉貼過來的!呵呵~~,一二年前,我都還搞不清楚什麼是〔閃光〕,不恥下問才了解說,竟然已經制定法律了!!看來年輕一代的法學常識不錯,只不過這樣死刑犯會變得很多喔!嘻~~
*

2007年12月11日 星期二

開放與封閉的關係

*
討論內容
封閉<----
  • 內容是大家都不關切的(聊聊天氣的話題)。
  • 內容包含工作的技術性觀點。
  • 內容包含一個人的觀點與感受。
  • 內容牽涉到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開放


時間參照點
封閉<----
  • 沒有時間參照點(笑話與泛泛之談)。
  • 討論很早以前或是很久以後的事情。
  • 討論的是之前不久或是不久之後的事情
  • 討論的是「此時此刻」的事情。

---->開放


對於個人感官、詮釋、感受與意圖的覺察
  • 封閉:你從不傾聽自己的心聲,並試著忽略、壓抑、否認感受與反應。
  • 開放:你一直覺察到自己當下感知到的是什麼,做了哪些詮釋,有何感受,針對個人感受意圖採取哪些行動。

坦率說出個人觀點、感受與反應
  • 封閉:你的敘述是泛泛之談、抽象的概念與理性化的話題;感受被視為是不相關、不合適或不存在的.而被排除在外。
  • 開放:你個人的反應諸如態度、價值觀、偏好、感受、經驗以及對當下的觀察,會說出來並聚焦處理;感受被視為當下有用的訊息而被納入。

來自他人的回饋
  • 封閉:他人的回饋被迴避、忽略,沒有注意聆聽,被視為是懷著敵意針對個人人格做出的攻擊。
  • 開放:請求他人回饋,對此會去探索與傾聽,並用來增進個人覺察;回饋被視為增進個人成長與效能的有益嘗試。

接納自己
  • 封閉:你相信一旦自己被人看懂了,被會被討厭、被拒絕;因此你隱藏了真實的自我,並嘗試表現出你認為別人會最為欣賞的模樣。
  • 開放:你對個人的能力與技巧表達出信心;你談到個人正向特質時不自吹自擂,也不假裝謙虛;你了解自己過去如何運用長處達成個人目標,也有信心未來會繼續這麼做。

對別人的觀點、感受保持開放心胸
  • 封閉:你迴避他人的反應、觀點與感受,對其置之不理;別人表達感受時,讓你很不自在而感到討厭;你拒絕別人,試著占別人上風,勝過別人;你拒絕聽一聽別人對於你的行為有何反應。
  • 開放:你會徵詢並聆聽他人的反應、觀點與感受;你對於別人所述說與感受到的事情感到興趣,並予以接納;你表現出與他人全力配合的意願;你明白表示,即使你不同意他們的看法,也會看得到他們價值與長處;你請別人就其對你的行為有何知覺給予回饋。

接納他人
  • 封閉:你對別人的行動給予評價,表示對方是無可接納的,並輕視他人身為一個人的價值。
  • 開放:你對他人的行動做出回應,但不給予評價,表示對方是可被接納的,重視對方做為一個人的價值。

資料來源:Join Together/ David W. Johnson, Frank P. Johnson
.

2007年12月7日 星期五

獅子不和老鼠比賽,一流人不做二流事

*
  在森林裏的一個角落,一隻老鼠向一頭雄獅發起了挑戰,要同它一決高下,而雄獅果斷地拒絕了。老鼠一臉得意的樣子說:「怎麼,你是不是害怕了?」雄獅微笑地答道:「是的,我真的很害怕,如果我答應你,你就可以得到曾經與獅子比武的殊榮,而我呢?以後森林裏所有的動物都會恥笑我竟和老鼠打架。」與老鼠比賽的麻煩在於:即使你贏了,也只是贏了一隻老鼠。

**************************************************
本書從生活中提煉出7項法則,供想成為強者的人士參考。

  法則一 第一流的人做第一流的事。
  法則二 與低手較量愈多,自己愈糗。
  法則三 懶人推動了歷史。
  法則四 注意力是一種寶貴資源。
  法則五 真正的策略~知難而退。
  法則六 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
  法則七 挑戰吧,成功無極限。

*******************************************

書名:獅子不和老鼠比賽,一流人不做二流事
出版:2006 年7月
作者:高紅敏
出版社:婦女與生活社
譯者:林雅芬
頁數:2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