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1日 星期二

請聽我沒說出來的-黃惠惠


不要被我愚弄,不要被我的臉愚弄
因為我戴了面具,一千個面具,
我害怕拿下這些面具,
雖然沒有一個是真正的我。

假裝是一種藝術,也是我第二種本質
但是不要被我騙了,絕對不要受我的騙,
我給你們的印象是堅強、自信、冷靜、獨立,
但請不要相信我這些。

我的表面是平順的,但表面只是面具,
表面之下的我是崎嶇的、恐懼的、迷惑的、孤獨的,
但我把他們藏起來了,我不要讓別人知道,
我怕在別人面前透露出我的缺點及恐懼,
所以我繼續製造面具來隱藏自己、偽裝自己,庇護自己
擋住別人瞭解的眼光,
而只有瞭解的眼光才能拯救我,
如果這種瞭解眼光還包含接納和愛的話,
那真是我的救星。

只有這樣的眼光才能把我從自築的監牢中解救出來,
只有這樣的眼光才能保證我自己對自己有信心,
才能確信自己是有價值的人,
但我不敢告訴你這些,我不敢,我怕──
我怕你看輕、笑我,你的嘲笑我受不了。

我怕我內心深處一無是處,我一點也不好,
你會看到這些而排拒我。

所以我玩遊戲、偽裝、戴面具。
外表堅強、內心顫抖。

請你不要受騙,不要相信我說出來的話,
請小心地聽並設法聽我沒說出來的話,
聽我想說,但不敢說的話。

我討厭隱藏,真的,我討厭玩自己的面具遊戲,
我喜歡做個真誠、自發的人。

但我需要你的幫忙,需要你的手來拉我。
.
(出處:黃惠惠,民76,心聲愛意傳千里 張老師出版社)

2007年7月30日 星期一

一名士兵愛的故事

A Cry Unheard 我的哭聲沒人聽見
--New Insight into the Medical Consequences of Loneliness/James J. Lynch

歐林.李維(Allyn Leavey)是從二次大戰中倖存的士兵,是個哲學家、詩人兼音樂家,歐林一生得到妻子和朋友的愛,深深的感激已成為他這個人的性格特徵,他被問到:「為什麼愛何以如此的脆弱,如此難以捉摸。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覺得在生命中找到愛或是維繫住愛如此困難。

一開始,他只是不斷的敘述他在戰爭中經過的故事是多麼的慘烈等等的,他的飛機被擊落,他掉落到森林之中,二年之後,他跟同袍仍然在森林中流竄。最後一天,仍為了讓對方吃最後一片吐司而爭辯。後來,他突然激動地落下淚來,他再一次為自己忍不住落淚而道歉,因哀傷而顫抖著,輕聲說出那個字:「愛。」

他停下來平復情緒,又接著說:「讓我們能夠活下的沒有別的──我的同袍甘願為我而死,再沒有別的愛比這個更偉大了。除非你遇上了,否則你絕不會了解那是什麼。除了我的妻子,沒有真正了解過。這些年來因為有了她的愛,才能讓我活過來。」

「我不是什麼英雄,請別把我說成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已經死去的人。」「我這一生所看到的殘酷的事是一般人所難以見到的。世界上有太多的壞蛋,太多人到現在還在殘酷的彼此虐待,而我不得不承認,唯一讓我們活得下去的是『愛』。到了最後,唯有愛才能讓我們免於自相殘殺。

歐林的故事讓我們轉到一個古老的真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愛的力量所向無敵,再一次的戰勝了恨。到了最後,愛總會戰勝恨。這是我最深的信仰,最堅若磐石的信念,以及最熱切的期盼。

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爭論與決策-Joining Together/David W. Johnson & Frank P. Johnson

由於有關任何一件事的一般觀點或主流意見,幾乎很少或從來不曾代表著全部的真象,我們只能藉著對主意見的衝撞,才能讓尚未揭露的事實有機會浮出檯面。(John Stuart Mill)

你是否只在那些景仰你,溫柔對待你,一路陪伴你的人身上學到教訓呢?
你是否不曾向那些鼓起勇氣反對你,和你爭辯再三的人學到重大的教訓呢?(Walt Whitman惠特曼)

如若公司行號裡有兩個人總是意見一致,其中一位留之無用。(William Wrigley. Jr.)

和我們搏鬥者強健我們的體魄,磨練我們的技巧。敵人是我們的幫手。(Edmund Burke, Reflections 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寄語白雲


作詞:曉燕 作曲:金山
.
縱然是往事如雲煙 偶然你也會想起
.
那一段卿卿我我日子裡 總有一些值得你回憶
.
雖然萬山相隔離 千水望無際
.
我也會寄語白雲 祝福你永遠幸福
.
縱然是往事如雲煙 偶然你也會想起
.
那一段卿卿我我日子裡 總有一些值得你回憶
.
.
.
縱然是註定要分離 偏偏想見你一面
明知道海誓山盟已過去 只有默默懷念著你
.
雖然萬山相隔離 千水望無際
我也會寄語白雲 祝福你永遠幸福 
那一段卿卿我我日子裡 總有一些值得你回憶
總有一些值得你回憶 總有一些值得你回憶

2007年7月26日 星期四

我知道一百種死法。♬♩~米雷~♪

*
我知道一百種死法。
我常想我會擇一而試:
有一天站在卡車旁 我會躺到輪下。
或是從橋上縱身而下—
可是我不想影響別人
清道夫會太辛苦
還有那些清理大海的人。
我知道有一種毒藥一喝斃命。
我常想我會嚐一嚐。
可是媽媽買來是為了洗浴缸,
喝掉未免太過浪費。

♬♩~米雷~♪

    米雷 一位美國詩人,一生中許多時間都住在精神病院,他把自殺的想法陳述在詩句中,反映了在自殺的想法和付諸行動之間充滿了矛盾,在這矛盾的歷程中,有自殺意圖的人經常會用其獨特的語言和行徑傳遞溝通和求助的訊息,據統計憂鬱症患者自殺的危險性高達常人的二十倍,親友要能在生活相處中覺察患者所流露的自殺警訊才能避免死亡的意外及伴隨的衝擊與憂傷。

**************************************************************

自殺的警訊可能潛藏在以下的徵兆中:

1、語言方面 
藉由話語、文章、書信、日記等,表現出想死的念頭,常以死亡為話題或表示告別等。

2、 情緒方面
*情緒憂鬱或激躁,覺得絕望、孤寂、無助。
*突然情緒發生變化,如嚴重的憂鬱症患者突然變為活潑開朗。

3、想法方面 
認為「我什麼都做不好」、「我沒有用」、「只要我消失,所有問題就會結束」、「沒有人會在乎我」、「我的存在毫無意義」…等。

4、行為方面
*突然的、明顯的行為改變,如立遺囑、放棄財產,由開朗變退縮,與家人或外界關係變得疏離、淡漠。
*常單獨到危險的地方徘徊,如頂樓、海邊等。
*留下遺書,內容包括:要求原諒、譴責別人等。
*酒精或藥物濫用的情況突然增加。

5、其他表徵 
睡眠與飲食狀況混亂,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出現憂鬱症的病徵。

2007年7月20日 星期五

請「容許」我尋死

我的好友第三次尋死亡未果,一般的說法是好友「自殺未遂」。我向來不說「未遂」,這個用詞含有價值判斷,通常形容非法或不被認可的事情。「尋死」和「自殺」也不一樣,好友只是嚮往死亡,她沒有「殺」的行為和動機。

根據統計,70%的人在一生當中曾有過「不如死了算了」的想法。有些人是意念,有些人付諸行動。沒自殺過的人,不見得就比較高明,懂得掌握或珍惜生命。實際上,我的好友無論在學歷、人際關係、自我覺察、社會功能、聰明才智各方面,都可算是站在金字塔的頂端了。

記得好友曾在網站上寫的:「謝謝Tina(我)和其他幾位朋友,可以面對我極度的傷心而不逃走,可以什麼也不做,就只是等我、陪我,感謝她的耐心、智慧、勇氣和愛。」我看了既感動又感謝。感動的是她對我的重視,感謝的是她願意教我,怎麼樣做對她而言是好的。

對我來說,好友不只是好友,有時候她會讓我聯想到十二年前跳樓自殺的姊姊。她經過幾次的反覆尋死,直到我以為她一定「死不了」以後,就尋死「成功」了。好友體貼的說:「有這樣的感受,妳一定很害怕!」實際上,我不害怕。我的心情正如澄黃月亮(一位喪子母親)所言:「如果結束就可以不再痛,那麼我願意承受永遠失去你的事實。如果你必須先走,我會在你的臉上滴上一滴淚,好讓我下輩子能認得你。對不起,我來不及用我全部的生命去愛你,我親愛的寶貝。」

我做了心理準備,不是因為我放棄了,接受她早晚要尋死成功。而是因為過去我沒能察覺姊姊生前的痛苦與孤單,沒能陪她走過最後一程。如今,我能理解一部份好友的辛苦,我選擇多瞭解她、多愛她。不討論好友需不需要治療或是需要怎樣的治療,我也許「不能」也許「不為」,那不是我的角色。無庸置疑的是,每個人都需要舒適的身、心、靈狀態,更何況是一位痛到尋死的朋友。因此,我選擇安慰她、照顧她。

我向來不阻止她自殺,一方面是阻止也沒用,一方面覺得自己沒什麼資格阻止,因為我非常羨慕她可以付諸行動。再其次是,想要「改變她」的人已經夠多了,很多人聽到她「又」尋死,難免要「指責」、「教育」她一番。我何必錦上添花?何苦與好友拉扯?「要被改變」這是多麼不被接納的感受啊!她做錯了什麼?她陪伴、照顧我好幾年,她仔細的閱讀過這本論文。她會不知道親友失去她有多痛嗎?她是自私的嗎?在她決定將尋死付諸行動的過程中,她的交戰是多麼的激烈而痛苦啊?

將好友轉送到精神科,是因為我聽出她心中隱約的期待。也許她需要靜一靜,也許她需要幫助、也許她想知道自己怎麼了。而非如他人所想的,讓她待在精神科病房中,我就可以鬆一口氣,我從不這麼認為。接到她的電話,聽到她在病房的遭遇,其實我想要帶她回家。根據我的觀察,好友具備的「自殺防治」與「自殺學」的專業知識,可比一般的醫護人員高明多了。為什麼她必須承受無謂的指責、教育和消遣?

望著好友沈睡中的臉龐,我覺得自己幾乎可以完成所有的「悲傷任務」。「尋死」-這是她規劃已久,滿心期待的吧!若是成了,我真的可以祝福她。我一點都不擔心她獨居,不擔心她出院。她若要死,豈是「與人同住」、「住院」就能阻擋?我不害怕她尋死成功,倘若她死了,我不會有「多餘」的憤怒與罪惡感,因為我已經把握機會、盡我所能的去愛她、關心她。我不會有多餘的困惑,因為我曾經試著聽她說、瞭解她。

實際上,若是沒能力愛她、關心她,聽她說、瞭解她,就更不必提自殺防治不防治了。我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說服自己,自殺不能「防治」,所以姊姊才死,沒有人有錯。在進到自殺防治中心工作之前,也曾經歷一段困惑;因為我終於願意「放手」讓我姊姊走。

那麼,我該如何面對中心的求助者?最後,我選擇「容許尋死」。我當然不希望再面對人何人自殺死亡,但是我能容許。在我撰寫論文,進行訪談過程中,有許多自殺者遺族提到這困惑,並且問我,這是不是自欺欺人?我想不是的。這就好像面對疾病初期的病患,鼓勵他積極接受治療,面對末期病患,鼓勵他接受安寧療護是一樣的。其實,無論有病沒病,每個人都需要安寧療護所主張的「舒適」與「尊重」。只是,「容許尋死」可能也像當年推動安寧療護之初一般,困難重重吧!

想起好友曾經對我說的:「我不能防止你傷害自己,就像我不能阻止天空下雨;但是如果下雨了,我可以為你撐起一把傘。」我直到兩年半之後才真的懂了!

(文章來源: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

說不出的傷痛~為性侵害受害者寫的一則療癒故事

以下是為性侵害受害者寫的一則療癒故事:

小樹的故事

  在一個美麗的山谷裡一株小樹悄悄的探出頭來了,周圍有好多同伴,小樹很高興自己生在這裡,心中想著要快快長大。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有一天飛來一隻啄木鳥,叮叮咚咚的啄起來了,小樹覺得很震驚,不知道為什麼這件事會發生在它身上,「難道是我做錯了什麼嗎?為什麼啄木鳥要對我做這種事呢?」小樹覺得很痛苦,想大叫,但是沒有用,於是小樹只好祈禱這無情的折磨能早點結束。

  終於,啄木鳥飛走了,小樹低頭看看自己已經傷痕累累,一個一個的破洞,真的好醜,小樹覺得好丟臉,也很討厭自己又髒又難看。所以整天彎腰駝背,一點風吹過來,就嚇的趕快用葉子遮住自己。每天晚上,小樹都做惡夢,夢道啄木鳥又飛回來啄它,它不知如何克服心中的恐懼,不敢睡覺也不想醒著,有時真想死了算了。

  但是每在最痛苦的時候,它隱隱約約聽到一個微弱的聲音:「不要怕,不要放棄,要堅強喔!」,是山中的天使在叮嚀嗎?不管如何小樹記得這個提醒掙扎的活下來了。時間一天天過去,小樹長大了,過去那些難看的疤痕也逐漸退色,只是常常回憶起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醜惡的事,還是會不知所措悲傷害怕的哭。但它很快要自己打起精神來,要像其他樹一樣平凡快樂的長大。

  小樹長的很快很好,茂密的枝葉引來小鳥到它身上築巢,小樹覺得很不習慣,它了解小鳥沒有惡意,但還是害怕別人碰它。但是小鳥依舊每天快樂的在小樹周圍唱歌跳舞,小鳥很好奇,關心小樹身上的疤,想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小樹不敢說,怕小鳥嫌棄它。小鳥不斷的鼓勵小樹,小樹也隱瞞的累了,於是說出這段往事,大家沉默了很久,為小樹的遭遇心疼,讚美小樹勇敢,小鳥說世界上在也沒有第二棵樹像它一樣純潔又堅強的。

  小樹又驚又喜,它終於了解自己雖然被不愉快的對待,但並不表示從此以後自己就是不可愛的!對於啄木鳥的不當的行為,報復或原諒已經不重要了。

改編自(陳增穎,民91)

2007年7月19日 星期四

敘事的問話

*

  對話是要產生經驗,或是開啟經驗,而不只是要收集資料,生活經驗儲存在人的「內在」,藉著問話可以活化其「富於資源」的經驗。其原理是:放棄經驗的舊有想法,經驗不是對已經發生過的事情的儲存與喚起,經驗其實是透過問話,與回答者共同撰寫經驗(Co-Author)。這種問話不是利用舊有的經驗,而是創造未來的有價值的經驗。

 這種問話有五種形式 (Jill Freedman & Gene Combs;1996):

  • 第一、 解構式的問話 (Deconstruction Questions)
    第二、 開啟空間的問話 (Opening Questions)
    第三、 較喜歡選擇的問話 (Preference Questions)
    第四、 發展故事的問話 (Story Development Questions)
    第五、 意義性的問話 (Meaning Questions)

第一、解構式問話:問話打開故事的包裝,有助於了解故事是如何建構出來的,能了解說話者的想法、態度與做法。


  • 1. 這個影片使你對自己的...(失落、孤單、沮喪...)做出怎樣的結論?
    2. 在你所處的情境下,你對你的...(失落、孤單、沮喪...)會採取什麼行動?
    3. 在你所說的這些事,有沒有促成你生活中什麼特殊感受?
    4. 是什麼阻擾你變快樂?


第二、開啟空間的問話:可以發展獨特的結果(Unique Outcome)或閃亮時刻。


  • 1. 引導說故事的人尋找故事中的例外。
    2. 如果...,那會怎樣?(假設經驗的問話)
    3. 你現在的情形,你爸爸(祖母、老師...)會怎麼說?(觀點)
    4. 你的情緒(失落、孤單、沮喪...)只影響你的工作,還是影響了全部的生活?
    5. 有沒有哪個時間你比較不覺得沮喪?(不同的時間架構)


第三、較喜歡的選擇的問話:


  • 1. 這個觀念適合你嗎?為什麼?
    2. 你覺得這是有用的做法嗎?怎麼做?為什麼?
    3. 你覺得讓憤怒管理你的生活,還是讓你自己管理你的生活?
    4. 對你而言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第四、發展故事的問話:


  • 1. 回顧這件事,你認為轉折點是什麼?(過程)
    2. 你一聽到這個消息,身體有什麼感受嗎?(細節)
    3. 一年後你希望自已有什麼不同?(時間)
    4. 有沒有什麼文化或情境因素,使你形成現在這樣的性格?(背景)
    5. 誰會先注意到你已經克服恐懼?他會怎麼說?(人物)
    6. 如果事情沒有發生,你會有什麼不同?(假設事件的問話)


第五、意義性的問話:為經驗的意義命名,也是建構出新經驗的意義,鼓勵人思索並體驗獨特結果、較佳方向和新故事經驗的意涵。


  • 1. 這個新觀點讓你對自己有什麼認識?(意義與含意)
    2. 身為處在這件事的當事人,這代表什麼意思呢?(特徵和性質)
    3. 你認為是什麼動機使他採取那一步?(動機、期待和目標)
    4. 為什麼這種新的想法比舊的想法更適合你?(價值觀和信念)

摘自:黃素菲老師授課講義

“我與神的對話”Interview With God


I dreamed I had an interview with god.
我夢見我和神有了一次交談。

“So you would like to interview me?” god said.
“所以,你想和我交談?”神說。

“If you have the time,” I said.
“如果你有時間的話。”我回答道。

God smile: “ My time is eternity. What questions do you have in mind for me?”
神笑道:“我的時間是永遠。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

“What surprise you most about humankind?”
“你對人類的什麼感到最為吃驚?”

God answered: “That they get bored with childhood, they rush to grow up, and then they long to be children again.”
神回答道:“他們對孩童時期感到厭倦,於是匆忙地成長為成人,但後來他們卻又渴望成為孩子。”

“That they lose their health to make money, and then lose their money to restore their health.”
“他們為了賺錢犧牲了健康,然後又為了恢復健康犧牲金錢。”

“That by thinking anxiety about future, they forget the present, such that they live in neither the present nor the future.”
“他們對未來焦慮,卻忘記了現在,因此他們既不活在現在,也不活在過去。”

“That they live as if they will never die, and die as though they had never lived.”
“他們活著仿佛他們從來不會死亡,他們死去仿佛他們從未活過。”

God hand took mine, and we were in silence for a while.
神拉著我的手,我們陷入了沉默。

And then I asked, “As a parent, what are some of life’s lessons you want your children to learn?”
我又問道:“作為一個父親,您想要您的孩子吸取怎樣的生活的教訓呢?”

“To learn that they cannot make anyone love them, all they can do is to let themselves be loved.”
“要知道,他們不能讓所有的人都愛他們,他們唯一可做的,是讓他們自己值得被愛。”

“To learn that it is not good to compare themselves to others.”
“要知道,總是拿自己和別人相比並不是件好事。”

“To learn to forgive by practicing forgiveness.”
“要通過練習寬恕別人而學會寬恕。”

“To learn that it only takes few seconds to open the profound wounds in those they love, but it may take many years to heal them.”
“要知道,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你可以揭開你所愛的人內心深刻的傷疤,但卻可能需要很多年去治癒它們”

“To learn that a rich person is not the one who has the most, but the one who needs the least.”
“要知道,最富有的人,不是擁有最多的人,而是需要最少的人。”

“To learn that there are people who love them dearly, but simply do not yet know how to express or show their feelings.”
“要知道,有的人愛你們很深很深,但他們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

“To learn that two people can look at the same thing, and see it differently.”
“要知道,兩個人對於同一件事情有著不同的看法。”

“To learn that it is not enough that they forgive one another, but they must also forgive themselves.”
“要知道,僅僅寬恕別人是不夠的,你們還需要學會寬恕自己。”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I said humbly.
“謝謝你的時間。”我謙卑地說。

“Is there anything else you’d like your children to know?”
“還有其他事情您想要您的孩子去學習嗎?”

God smiled and said …
神笑著說:

“Just know I am here, always.”
“只要知道,我在這裏,永遠。”

2007年7月18日 星期三

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動情是一種珍貴而動人的經驗,它的珍貴動人來自於無私。

  但我們怎麼知道此刻的心靈悸動是私還是無私呢?美國六○年代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姆在所著《愛的藝術》一書中,曾如此區分真愛與假愛,他說:真愛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假愛則是「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

  真愛本質上不是一種需求,所以不會有心理上的匱乏、渴欲之感,也不會構成強大的追求動力 。真愛是一種自由的付出,它的動人經驗不是來自我的渴欲得到滿足(如口渴因喝水而獲得滿足),而是來自我的真誠付出獲得對方的真誠接納。我快樂是因為他快樂,更是由於我們共享了這份快樂;由於我們到後來實在分不清楚是我讓你快樂還是你讓我快樂,反正是我們一起快樂。這就是所謂心心相印、兩位一體,也就是真正的動情。

  但這樣生命互動的愛不是我一個人能完成的,所以我需要你的參與。不過這不是一種情欲的需要,而只是一種事實的需要,它的本質其實是一種邀請。所以如果你接受我的邀請(也就是感受到我的付出並因此快樂),我當然很高興、很感激;如果你拒絕我的邀請(其實是沒有接收到我的付出),我也會尊重。這就是所謂無私,也就是所謂愛。

  但假愛則不是,它是以自我的需求為主,所以會有空虛、匱乏、渴欲之感。遇到能滿足我的渴欲的對象,就不住去追求、懇求、哀求,乃至威迫利誘,非要對方答應不可。像這樣完全不尊重對方的感受和意願,而一廂情願去強求,竟還假冒愛的名義說我愛你,這當然是自私而不是愛,說我愛你也只是說謊,只是自欺欺人。

1998年12月15日 中國時報親子版

暫時打包


暫時打包


有些事,現在的你如果想不通,就別想了吧。


有些人,現在的你如果無法面對,就別面對了吧。


有些困擾,現在的你如果不能處理,就別處理了吧。


有些情緒,現在的你如果不知如何分析,就別分析了把。


不想不理不是逃避,而是讓自己暫時從煩惱裡抽離,若在繼續糾纏下去,

恐怕只是讓自己更深陷入於一團亂局。


再說,現在的你沒有辦法處理,不代表以後的你也如此的無能為力,


所以你乾脆把那些事那些人那些困擾和情緒暫時打包裝箱,


等到你有能力去解決的時候再從容優雅地處理。


畢竟時間的手不但會把你撫慰得更柔軟更有智慧,


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把你曾經打包的東西悄悄鬆綁。

 



~網路流傳文章~

2007年7月11日 星期三

如何陪伴他人走出喪親之痛?


李開敏(台灣大學社會系兼任講師) 摘自慈濟月刊1999年10月號

陪伴不是接過對方的痛背在自己身上,而是伸出自己的手,讓喪慟的家屬知道:有人同行。

悲傷源自失落,死亡是終極的失落。死亡的形式和遺族的悲傷調適有很大關係。毫無預警的意外死亡,較預知及有時間緩衝的死亡,對遺族是更困難接受、也需要更長時間的調適。

九二一地震導致成千的家庭破碎,無數家庭在遽失家人後,面臨解組的殘酷考驗。無論城鄉,有的走了兩代、有的僅存一人,有的人震驚、麻木,有的哀痛逾常……調適不好的會陷入沮喪無力、喪失活力與求生意志,或轉向酗酒或發展出生理症狀,必須及早預防。

助人者要自覺也要示範穩定

悲傷輔導需要經驗、敏感與同理心,一般來說,有三類人可從事:專業人員、受過訓練的義工、已復原的家屬。

輔導過程中所說所做,不是出於自己的需要,而是為了對方的需要;也就是不因自己的不安焦慮而喋喋不休,或轉移話題;不強把自己的價值觀或想法加在對方身上,要能省視自己的成見甚至偏見;保持開放的心,敏察喪親者的需要,也保持清明的心,分辨自己與對方的狀況,掌握彼此的界限,不逾越、不糾結。

地震造成的創傷是集體式的,助人者須洞察自己的反應,因為陪伴家屬的同時,我們只有清楚自己的狀況及限制,才能保有平衡的心,也才能示範出此時家屬極需要的安定感、穩定感;並在助人歷程中感受活潑的心,比如靈光一現的創意、學習、交心的感動與成長。

陪伴不是接過對方的痛背在自己身上,而是伸出自己的手,讓喪慟的家屬知道:有人同行。

聆聽、陪伴,是最基本的支持

在同一場災禍中倖存的家人或族人,都會背負著沈重的罪惡感,太多內在的自責:「為什麼不是我?」「如果我……」這樣的罪咎很難解套,彷彿要為逝者的亡故負責。

相對於內心的愧疚,生還者多半也有強烈指責的需要。因為對莫名的大災難,除了驚恐,也挑起心中種種憤恨不平,恨建商、恨天地不仁,怪政府、媒體、氣此時暴露的人性弱點……

透過訴說、回憶、分享,悲傷可以找到一個宣洩的出口,即使勾起傷心,如此的面對仍是絕對必要。因此旁人能夠聆聽、陪伴,是最基本的支持。

對於強烈的情緒表達,無須制止、建議、說教,任何人遭此巨變,都會有難以承受的悲痛、憤恨;此時聽者的接納、尊重、給予空間,是很重要的。

幾個引導的方法:

【喚起現實感】

悲傷輔導中,有時我們用「現實感」來引導:
「事發那麼突然,你也嚇壞/受傷了,究竟能做什麼救出家人?」
「如果真的回頭去救,可能的後果是什麼?」
「幾千人喪生,是不是都是他們家人的責任,沒把他們救出?」
「如果家人有錯,是什麼錯呢?」

有時經過現實感的加強,家人終會承認:如此天災,人各有命,生者無罪,自己也是災難中的受害者。

【易位法】

輔導中也可嘗試「易位法」問家屬:
「今天若走的是你,你會怪家人嗎?」
「你的家人如在天上看到你如此傷痛及不原諒自己,他會怎麼想?」

如果當事人能轉換角度,站在逝者立場,較能抽身看到自己的沈溺,或許會願意為逝者放下心頭重擔,好好地照顧自己,不再苛責自己。

其實平心靜氣地想想,大家都是受難者,無人倖免,即使保住性命卻失掉了親人、房子,前途茫茫,自己重傷纍纍,也是直接的受害者,何忍再加諸責難?

輔導關係穩固時,有時我會誠懇地告訴當事人,逝者已解脫,但無法解脫的是生者,他打算困在離苦傷悲中多久呢?他還要懲罰/不原諒自己多久呢?

【儀式轉移】

減輕思念、不捨、罪惡感的方式很多,宗教儀式、布施植福、念經回向等,都讓遺族有機會透過某些方式實際地紀念逝者,或為他們盡一點心力;民間的摺紙錢、蓮花、燒衣物等習俗,都提供了具體的哀悼方式,在參與過程中與親友結伴,感受到支持。

我始終努力學習以更輕鬆與正面的態度看待「死亡」。比如西方的追悼會可以是歡喜的,主題常是「慶祝某某人的一生」(celebrate someone's life),有歌有回憶、有笑有淚,這樣不針對「分離苦」而更兼顧「生前歡聚」的悼念方式,值得我們借鏡。

【創作發揮】

創作在悲傷治療上的效果也不容忽視,日記、音樂、詩文、繪畫、手工藝、舞蹈、戲劇等,在在都有洗滌與淨化心靈的作用。「安妮的日記」、「周大觀的詩」以及九二一之後的音樂會、雕刻等,都可見到人類透過藝術文化創作,讓苦難昇華的本能。

【放鬆練習】

此外,令人難以承受的是,災變亡故者的死亡形式所伴隨的慘烈、變形,家屬悲痛的強烈情緒造成視、聽、嗅、觸覺上難以抹滅的記憶。因此,認屍的家屬或陪伴的志工、挖屍的消防及軍警等救難人員,常在災後出現一些壓力症候群,如:惡夢、記憶再現,身體不適乃至身心解組的狀況;這些症狀在輔導過程中常運用放鬆練習、冥想,來教導當事人用更多的方法減緩症狀。

地震後,身心常感到「天搖地動」,是很典型的壓力反應。我有時帶的放鬆練習只是邀請大家安靜地深呼吸,練習蹲馬步,在靜中找回雙腳踏穩土地、以及身體的平衡與重心,讓身體能加強並記住一個放鬆與穩定的經驗。

如果再加上心靈層面,可以邀請對方冥想身體累積的壓力、緊張與所有沈重的情緒,透過腳底的湧泉穴釋出;或是用自己的腳丫和地球說話,緊緊地貼近、告訴地球:「我愛你。」「很抱歉,曾經給你的破壞,請原諒。」災難將我們和宇宙的信任關係拆毀,這部分的重建也相當必要。我常告訴團體成員:「與其活得提心吊膽,不如把精力用來修補天人關係。」

【轉念法】

同樣的,如果當事人活在悲苦思念的深淵,無法自拔,我會邀請他每次以淚洗面時,用一點時間「轉念」--將「不捨」、「不甘」轉為祝福,祝福對方離苦得樂。我們的祝福也可以配合深呼吸,每一口深呼吸都在心底送出一朵代表祝福的蓮花,一朵給逝者,一朵給眾生,一朵給自己。練習轉念的同時,也緩緩地轉換了情緒,放大了自己關懷的角度。

【幽默法】

很多人無法接受沉重時還有幽默的空間,然而幽默是極佳的良藥,也透露著我們面對災痛雖無奈,卻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應對。一位災區阿嬤說:「呷飽等地震。」又說:「這麼老了還有機會來露營。」她的自嘲中有她因應災難的智慧,值得學習。

地震後很多人說,看到別人笑就心中有氣,喪親者更是哀戚愁容。對前者我會不解地問:「全台灣的人都不笑會讓我們復原得快些嗎?」後者我會耐心等待,有一天當我看到悲傷的面孔閃過一抹笑容,我會告訴他:「真好,你又能笑了,在天上的親人一定很開心。」

※ 悲傷輔導需要相當大的專業人力,配合社區特性,並結合地方及志工資源,提供個別、團體或家庭的諮商,以協助社區走向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