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9日 星期日

Top 10 Most Influential Therapists (Nagging Questions Included)

Psychotherapy Networker magazine has just published its survey of the top 10 most influential therapists drawing from a sample of 2,598 responses (a 76% female, 91% white, mostly middle-aged U.S. sample). The question asked of the respondents: “Over the last 25 years, which figures have most influenced your practice?” Here's the top 10:

1. Carl Rogers
2. Aaron Beck
3. Salvador Minuchin
4. Irvin Yalom
5. Virginia Satir
6. Albert Ellis
7. Murray Bowen
8. Carl Jung
9. Milton Erickson
10. John Gottman

The surprising finding of this survey: Minuchin, Satir, and Bowen are all family therapists. Yet, only 0.4% of respondents identified themselves as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ists. The article explains it this way:

"The second most used model, after CBT, is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 (1,135 respondents and 49.8 percent), but half say they don't use MFT at all, and only .4 percent (about 9 people) identify themselves exclusively as MFT therapists. And yet, thre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therapists named this time are Salvador Minuchin, Virginia Satir, and Murray Bowen—so why aren't there more MFT practitioners? Looking back, in 1982, when the family therapy movement could still claim some revolutionary fervor, the only actual family therapist listed in the top 10 most influential psychotherapists was Jay Haley (who was number 8). And only 2.6 percent of the respondents to that survey (11 individuals—admittedly from a small pool) said family therapy was their orientation. It seems likely then that while the family therapy revolution is now over—at least in all its doctrinal purity—the revolutionaries actually won, in that systems thinking has been incorporated by a broad swath of therapists all across the clinical spectrum."

That's a nice reframe on the part of the Networker. But here is my...

Nagging Question #1) Is their study based on a sample of Psychotherapy Networker readers? The article says that "we partnered with Dr. Joan Cook at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her research project fund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but didn't describe if it was a nationally drawn sample from all the mental health disciplines, including MFTs. Tsk tsk!

Nagging Question #2) How did a research scientist (John Gottman) become one of the top 10 most influential therapists? Erm... he's a researcher, folks, not a therapist. Perhaps the Networker should re-title their article to read "Top 10 Most Influential Persons in Therapy". Okay, I'm being pedantic. I'll stop.

Read more here (quick! catch the article before the link dies). Nagging questions aside, their summaries of the top 10 are fun to flip through.
https://blog.lib.umn.edu/cgi-bin/mt-tb.cgi/35301

Posted by Johnben on March 24, 2007 05:02 AM
https://blog.lib.umn.edu/cgi-bin/mt-tb.cgi/35301

2007年4月23日 星期一

郭台銘,愛情不是這樣搞的!

聯合報論壇/曾昭旭/淡江大學中文系 教授(台北市) 2007.03.17

近日,郭台銘的情事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不免引發吾人的幾點感想。

第一,財富果然不等於人生的充實與快樂。金錢本就不等同於生命存在的價值。當人衣食不周時,金錢能滿足生存的迫切需求,但是當基本人權(生存權)獲得滿足,而進級的心靈需求(自由與愛)自然泛生且日益高漲之時,金錢就逐漸失效了。原因無他,純在於心靈價值感的獲致只有一個來源,就是創造。所以是無法由別人創造出自由與愛的成品,然後由我用錢購買而得的。

現代許多購物狂,他的興奮其實只有剛買到手的剎那,那滿足其實虛幻,轉眼就消散,所以要再品嘗那興奮,只好再去買。原因就在於他完全沒有參與那精品的創造過程。沒付出心血與生命,是不會有真愛的價值感的。連商品都尚且如此,何況更屬精神層面的情愛?

第二,郭台銘不失誠實,這一點很令人感佩。他承認自己在感情上幼稚,承認內心的空虛與困擾。我覺得郭台銘這一自白,很可以提醒、警惕已拜金成風(瘋)的台灣人。原來台灣人更匱乏、更需要提升補強的並不是賺錢能力,而是創造人生存在意義的能力,也就是所謂人文素養啊!

第三,關於郭台銘意圖追求第二份愛情的做法,說真的,讓我捏一把冷汗:愛情不是這樣得來的,郭台銘真的是太不了解愛情了!

首先,愛情是不可追求的(包括購買、強迫、馴服乃至等待),歌劇卡門的歌詞:愛情是一隻永不被馴服的鳥。當你以為捉住牠,牠就飛走;當你放棄捉牠,牠就飛來。

其次,愛情是沒有條件的,當它發生,它就發生,沒有原因(它的發生就是原因),沒有目的(它的發生就是目的),沒有愛以外的意義(它發生的剎那就已充滿永恆的意義),愛當下即是。所以列出擇偶的五大條件至少就愛情的範疇而言是荒謬的。

另外,愛情的生活基本上(至少在初期)極為私密與脆弱,經不起一丁點兒的干擾與雜質。郭台銘如此公諸大眾,訴諸媒體,再真實曼妙的愛情感覺都會被橫加破壞,而無可避免地變質為八卦緋聞,以供無情俗眾的談助;也只會令珍惜真情的可能對象退避三舍。

生命與感情真的非常弔詭,郭台銘的身分與財富反而可能構成他尋得真我與真愛的障礙。所以,我們對待身上的名利權利,焉能不萬分警惕,萬般謹慎呢!

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

屠圖會林義雄:寬恕化解傷痛

【聯合報/記者劉永祥/台北報導】 2007.04.20 03:46 am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南非總主教屠圖昨晚與林義雄會面,就當年的林宅血案與消弭族群衝突的歷史傷痕交換意見。
記者林俊良/攝影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南非總主教屠圖昨晚拜會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父女,分享「愛、寬恕、和解」的經驗。屠圖強調,能夠先寬恕,受害人就成為自主的主體,不再是受制於加害人的客體。 屠圖表示,如果受害人堅持加害人必須先道歉,才願意寬恕,反而讓自己成為被主宰的一方;主動寬恕,意味你有自主權。

屠圖與「國際轉型正義中心」主席博廉周三抵台訪問八天,昨天會見政治受難者及家屬代表後,晚間前往已改為義光教會的林宅血案發生地與林義雄等人會談。 林義雄致歡迎詞時指出,「愛、寬恕、和解」是人類解決衝突與紛爭的方法,讓人性光明面得到發揮。

死裡逃生的林奐均以流利的英語向訪賓訴說當年林宅血案發生的情形,聽到她描述祖母遇害斷氣前仍聲聲呼喊她的名字,在場人士為之動容。她說,小時候她一直想復仇,後來到了美國因為接觸教會才遂漸懂得寬恕;她原本不可能寬恕那個造成她們一家傷痛的人,但上帝讓一切變得可能。

屠圖說,林家父女的故事讓他深深感受人性、良善。 他表示,這個血案現場,原本會有很多悲傷、憤怒及復仇的意念,現在充滿寬恕與愛;先前不幸的死亡已化為種子,長出美好的大樹及盛開的花朵。

屠圖強調,大家稱讚他主持南非「真相暨和解委員會」,但他必須澄清,真正的英雄是那些願意到委員會陳述自己故事的人;如果他們不願出席,或者出席時哭喊「我要報復」,委員會就無法成事。 【2007/04/20 聯合報】

2007年4月17日 星期二

失落的一角及失落的一角遇上大圓滿


  主日那天,聽到幾位弟兄姐妹討論親密關係,後來,我們又討論到每個人自我分化(Self-differentiation)程度的高低,會影響到我們如何選擇我們的伴侶,並且,根據研究顯示,這個情形有家庭的傾向,也會代代相傳。

  這樣引起我的動機,回家把曾經學過的一些理論再找出來讀一下(雖比較學理,但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不過,我想介紹給大家,我覺得最有意思的,還是這兩本全世界轟動的繪本

失落的一角的故事 & 失落的一角遇上大圓滿 (←請點選觀賞)

  前面是作者的第一本繪本,造成世界的轟動,不過,也被解讀為【男性版】,後來,作者又做了第二本的大圓滿,真正的以另一方的角度,去描繪出尋求伴侶的歷程,也就很自然的被解讀為【女性版】(P.76~122),不過,我卻不記得原文中有這樣的說明。

  我在網路上挖寶,找到這位弟兄放在自己網站的版本,再讀一次仍然有些新的收穫,好的故事書就是這麼神奇,隨著你的人生歷經增加,給你不同的視野,也難怪全世界的讀者都對它愛不釋手。

  唯一提醒各位,這個版本的中文翻譯,都是譯者依照自己的想法加上去的,有很多譯者自己的主觀,也看到一些自我文化下的定見,其實有點讓我啼笑皆非,下次若有原文版,大家看了也就會明白原作者的想法,多少有點不同的地方。(例如P.123 之後的劇情,就是中文譯者自己加上去的,我覺得還蠻庸俗的,哈哈!)

  請大家在欣賞的時候,多發揮想像力,在作者簡單明朗的構圖中,去體會它想傳達的豐富訊息,用你自己的心,好好的體會,相信會對你自己的親密關係,有很多的啟示及享受。

2007年4月16日 星期一

黏與連—親密關係中的界線

  *
  在許多的親密關係中,不論是情侶、夫妻,都必須面臨人際親疏的兩難掙扎。有些人對於伴侶的離去感到焦慮,因此總喜歡時時刻刻都膩在一起,有時甚至會過於介入彼此生活,造成混淆不清。然而,有些人則是過於冷淡,與人交往過程甚少情感的表達與交流,兩人之間形同陌路。這樣都不是最好的互動關係,多年前中興米的電視廣告中一句「有點黏又不會太黏」正說明了親密關係的最理想狀態。家庭心理學者Olson曾把家庭的關係分為三類:「黏膩糾結型」、「疏離鬆散型」與「平衡適中型」,這個概念同樣適用於夫妻或是情侶之間的互動:

*黏膩糾結型

  一個心理健康的個人必須有能力將自我與他人區分開來,這樣才能擁有健全的人格發展。因此兩個人的互動過程,其實中間是隔著一道「界限」,若是兩人的人格發展不健全,這道界限可能會模糊不清,造成彼此容易過渡涉入對方的生活。這種伴侶親密過頭了,宛如糾殘纏在一起的線團,很容易有衝突產生。這就是「黏膩糾結型」的親密關係。有時乍看之下,這樣的關係極為親密,人見人羨,當一方難過,另一方立刻也彷彿感受那種難過,在流行歌曲裡面常常有過份歌頌這種關係的調調,例如「沒有你,我就活不下去」云云。然而久了之後,這種親密便形成了負擔,自己的獨立性與自主性消失殆盡。

*疏離鬆散型

  另一種情況是界限過於僵化刻板,兩個人都帶著厚厚的防護罩,不肯摘下來,因此一方永遠無法進入對方的心裡去了解他的感受,兩人的關係是極為冷淡,好像永遠無法交集的兩條平行線。這樣的關係毫無熱情,就是「疏離鬆散型」的親密關係。在交往的中後期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初識的新鮮感已經消失,換來的是習慣與「理所當然」,兩人關係很容易掉入停滯的狀態。通常這是因為彼此的自我坦露不夠,彼此以為已經了解對方,但事實並非如此。除非兩人都願意卸下心防,共同努力跨越這道鴻溝,否則僅熱戀期所激發出的火花總有冷卻的一天。

*平衡適中型

  「平衡適中型」的親密關係是最適當的,也是我們亟欲追尋的。兩個人各自擁有獨立的自我且自主性很高,但是卻又能在不干涉的前提下向對方表達關心與支持,兩人的人格發展都是健全的,界限則是富有彈性,必要時可以開放讓對方進人,平時則是清晰明確,保有充分的自主性。在這樣的關係中,你可以保有完整的自我空間,不用擔心被「入侵」。「尊重」是關係中的最高指導原則,但是可別以為他們就這樣相敬如冰,他們也勇於表達情感,不論是喜怒哀樂都是如此,而對方並不會隨之起舞,而會給予所需的支持,但是最終讓他自己去面對他自身的問題,因此情感的連結也是十分足夠的。

*自我分化—區分自己的情緒與理智

  在上述三種新密關係類型中,你是屬於哪一種?其實前兩種人都是屬於「自我分化」不佳的人。什麼是「自我分化」呢?自我分化就是指一個人把自己的情緒與理智區分開來的程度。舉例來說,你正在準備明天的期末考,這是一項對你來說很重要的事,但是此時已考完的朋友打電話來邀你去唱KTV,但你拒絕,因此他們對你不諒解,此時你非常的憤怒也覺得一肚子委屈。此時你會怎麼辦?自我分化好的人可以在短時間內把理智與情緒分開來,他並不會壓抑自己的情緒,會先花一些時間來處理它,並等到適當的時機跟朋友澄清並表達自己的感受,因為理智告訴他朋友並非故意如此,而自己的表達方式或許也有不對之處。自我分化較差的人可能不會想得那麼清楚,可能一股腦地覺得朋友無情無義,感覺自己是個受害者,以前的前仇舊恨全都湧上心頭。

*重新建立自在的親密關係

  家族治療大師Bowen認為自我分化不好的人傾向把情緒與理智混為一談,當需要理智思考時卻讓情緒掌控,當需要情緒表達時卻又被理智壓抑下來。值得注意的是,分化的好壞似乎會有代代相傳的現象,分化差的人傾向會去尋找分化也不太好的伴侶,進而組成分化不良的家庭,若孩子在這種過於糾纏或過於疏離的家中成長,長大後的人際界限也會不清。


  親密關係的經營是一輩子的功課,若是這些關係無法好好處理,常會帶給人們巨大的痛苦。但是在人我的界線中,究竟該站在哪一個位置呢?部份的人就是一直在太鬆、太緊之間擺盪、調整,靠著經驗的累積才有拿捏出最適當的分寸。你,是否也願意好好地檢視一下你的親密關係呢?

-王大維 著-

凝聚社會力挺樂生 社會運動新典範

【大紀元4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十五日電)民間搶救樂生院行動,在今天發動「全台鬥陣挺樂生415大遊行」達到最高潮,具體展現影響公共政策的台灣龐大社會力量。過去一段時間,全台民間團體串聯,為保留樂生院在各方面投入各種努力,點點滴滴累積民意和凝聚共識,形成龐大的社會力,使政府不得不重視並重新考慮政策。

樂生院限期拆遷的問題引發文化資產保留和都市更新發展的爭議,民間文史、環保團體與專業學者都認為兩者並不衝突,可以雙贏,所以聲援樂生院民,協助組成樂生保留自救會,並結合關懷弱勢的學生團體組成的青年樂生聯盟,積極向政府爭取樂生院民的權利。

在初期一些搶救樂生的行動,形成與警方對峙和激烈衝突的場面,因而影響媒體在處理有關樂生療養院拆遷議題的新聞報導,刻意凸顯警方與學生衝突部分,反而模糊了問題的焦點,造成資訊不平衡的態勢。

為突破主流媒體對閱聽眾資訊的壟斷,樂生自救會和學生團體串聯關懷弱勢族群的團體,透過各種管道發聲,爭取社會認同,影響政府改變政策。四十多個環保團體發起連署呼籲行政院長蘇貞昌重審樂生案。法律扶助基金會也向法院提出暫緩拆除樂生院的假處分案。

樂生自救會並多次到立法院陳情,懇請儘速協商「漢生病病人補償條例草案」,以恢復病友人權名譽。

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指出,這次樂生院的聲援行動,已成為社運的一個新典範,不完全以衝突和悲情為訴求,卻能結合各領域人士的專業知識,透過傳播和行銷策略,宣傳訴求和說明立場,爭取社會認同。

他指出,為突破媒體淡化報導樂生事件,除了社運和學術團體共同募款在報紙刊登廣告,聲援樂生,網路部落客也透過網路社會性共享書籤發起「100元買下保留樂生的小小夢想」行動,以募集的款項在報紙刊登廣告,說明樂生保留百分九十與保留百分之四十兩種方案的差異,強調保存更多古蹟與確保捷運安全並不衝突。

「這些社會力量深藏在民間各階層,為了社會正義隨時會展現」,管中祥指出,台灣社會的生命力在民間。

除了爭取社會認同,社運團體也透過拜會各政黨領袖、政壇重要人士和立法院各黨團,理性說明訴求,而獲得公開支持,並對政府形成壓力。在民進黨主席游錫堃力挺保留樂生院,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反對強制拆遷並呼籲行政院重從看待此案,總統陳水扁也開始表示關心和重視,行政院長蘇貞昌最後釋出善意,指示暫緩拆遷並朝保留百分之九十方案努力。

另外,聲援樂生的力量也延伸至海外,青年樂生聯盟陪伴樂生院民在紐約向國際請願,並前往華盛頓接觸國際組織爭取聲援;台灣留學法國青年學生還在巴黎龐畢度中心廣場前,發起「街頭擁抱」活動,響應台灣團體保留樂生院,延伸國際連線。這些行動都引發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健康權」特別書記官韓特的關切,台灣駐日內瓦辦事處並已多次提出解釋、說明。

另外,聲援樂生院也引發台灣社會各界的反省。環保團體、文史研究團體和同志、性別團體,都因為樂生所衍生各種環保、文資保護和人權議題,而投入聲援行列;同時帶動大學生自省、自發的參與活動。

今天遊行活動見到許多學生面孔,他們來自台南、高雄、台中、雲林、花蓮和北部地區的各大學院校,自發性而有秩序的參加遊行,以行動關懷台灣的社會、土地和人民。

台灣大學公衛所學生高喊「挺樂生,公衛青年不遺棄」,北區大學各新聞傳播學系學生組成的「樂生傳播青年」,不肖媒體報導樂生案不公,高喊「傳播青年挺樂生,為弱勢發聲」,各大學社會系以及社團也都加入活動,實踐關懷社會的理想。

前教育部次長范巽綠今天也參加遊行,對於學生的熱情參與,深受感動,她說,這些學生的行動才是真正愛台灣、關懷台灣社會、人民的表現,他們的理想很純真,不受利益和政治考量的影響。

范巽綠說,過去的學運是對抗威權體制,現在台灣已經進入民主社會,青年學生開始關心環境、土地、弱勢族群、社會公益、民生議題,願意為台灣人民站出來吶喊訴求,爭取權益,台灣的明天充滿無限希望。

2007年4月15日 星期日

鬥陣挺樂生 千人大遊行



【大紀元4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樂生保留自救會與青年樂生聯盟昨天結合上百個民間社運團體,發起「全台鬥陣挺樂生」大遊行。上千名遊行群眾高呼「挺樂生、去污名、樂生捷運要雙贏」口號,希望政府保存9成樂生院區,從口頭承諾化為具體政策。

原本預定今天強制拆除的樂生療養院,行政院長蘇貞昌上週保證暫緩執行,同時朝保存9成的方向努力。但青年樂生聯盟認為,拆遷的危機未解除,甚至前天樂生後山還發生大火。因此遊行照常舉行,遊行路線從中正紀念堂出發,經中山南路、立法院,最後抵達凱達格蘭大道。

遊行的訴求包括:要求政府承認政策錯誤;恢復漢生病友名譽與去除污名,確保樂生院民免於強制搬遷的威脅;依法審查與指定樂生院為古蹟,規劃兼顧院民生活、社會教育與地方發展的「樂生人權文化園區」。

遊行活動前,蔡瑞月舞蹈社的「痲瘋女」行動劇,演出院民心聲,住在樂生幾十年的阿嬤看了感動得流下眼淚。雖然不良於行,但她仍與20餘名院民乘坐電動代步車參加遊行。


「全台鬥陣挺樂生」大遊行昨天在中正紀念堂集結出發,由學生為主的苦行隊以6步1跪拜方式,為樂生院民爭取權益。// 自由時報

遊行隊伍最受矚目的,是由學生組成的苦行隊伍,隊伍的前導者拖著冒火鐵桶跨步向前,後面學生則以6步1跪前進,象徵苦難的病友。

台大城鄉所教授夏鑄九說,學生透過網路、部落格聲援樂生,引起廣大回響,顯示台灣年輕人還是有理想、希望與正義感。這次學生運動與過去不同的是,超越藍綠與政治,共同關心環境、土地與文化。

2007年4月13日 星期五

你怎麼走了?

當淑麗來告訴我
--------你不在了,
我沒有感覺,
好像沒有事情一樣,

怎麼有人說你死了?
好不真實喔

後來,我打給莉雅,
她很難過的聲音,
告訴我一切事情的經過,
我仍然不確定,
事情是怎麼了?

最後,當雄雄告訴我
他很不能接受,
他也以為這些都是假的,
甚至打電話再去確定,
..........
...........

他叫我不要太難過,
要做自己快樂的事,
人生是很無常的,
我們都不知道明天會怎樣,
..........


我說不出話來了,
..........
眼淚啪啪啪的掉下來,
我的心裡好痛...
擋不住的痛....
心痛....
痛..


??????
你怎麼真的走了?
我不要跟你開這樣的玩笑,
你給我回來,
我想你...
你回來吧...
請你....回來...
看看我,
看看我們..
好嗎?

我不要你走,
不要不要不要,
你給我回來,
回來,好嗎?

你怎麼這麼狠心,
抛下我們,自己走了?

....><....

...><...

..><..

-嗚--嗚-嗚-


你要好好走喔,
自己一個,
要記得慢慢走,
別再走岔了,
記得--好--走


~嗚嗚..
嗚~~..
嗚..

....><....
...><...
....><....

..><...

.........   ..    .

一個老朋友,
因為一個多星期沒有去上班,
被發現死在家中,
才四十多歲,
我好不能接受,
非常難過!